技术资料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料 > 文献资料

应用动态产品应用文献资料分析证书CA安全说明宣传资料

中文文献分享第三期:TEVA树脂分离-ICP-MS测量钍基体中微量铀

发布时间:2017-11-30

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,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加。中国化石能源占整个总能源消费的90%以上,伴随而来就是CO2的大量排放,能源结构优质化水平的提升已迫在眉睫,其中,核能等新能源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。与现在的常规核燃料铀相比,钍的蕴藏量更大,而且其在燃烧过程中可产生较少的次锕系元素,且能够有效防止核扩散,因此钍在核能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各国的重视。自然界的钍只有一种同位素Th-232,可通过中子俘获和β衰变转换为易裂变(fissile)的U-233才能进行裂变[1],因此建立基于可靠技术的批量U-233分离提取工艺对于钍/铀燃料循环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为产生足够量的U-233,通常是在其它堆中进行Th-232的辐照,然后再通过萃取分离技术进行U-233的分离回收。


在工艺研究中,为了对铀的回收率进行评估,需分析1A槽水相萃残液1AW 中的微量铀。而在文献[2]的工艺中,1AW中钍的质量浓度约为25g/L, 铀的质量浓度小于0.001g/L,酸度约为2.5mol/L。直接进行分析时,溶解性固体总量(一般须小于0.2%)过大,对微量的铀测量造成严重干扰;基体匹配质谱法分析时,则会污染质谱系统,不易除尽残留钍。因此,需选择有效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对1AW 中的钍/铀进行分离,降低试样中的钍量。


点击下载完整版文献


电话:010-64226810 手机:13121818686 邮箱:libei@udler.cn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905室
京ICP备16047729号